贴片技术与贴片机-定位系统
      作者:博维科技   时间:2018-07-19 15:49
	贴片精度达 60um,光学定位的精度高于机械定位,但定位时间稍长。
	(一)X-Y 与Z/
	· X-Y 定位系统是评价贴片机精度的主要指标,它包括传动机构和伺
	服系统;贴片速度的提高意味着X-Y 传动机构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发
	热,而滚珠丝杆是主要的热源,其热量的变化会影响贴装精度,最新
	研制的X-Y 传动系统在导轨内设有冷却系统;在高速机中采用无磨擦
	线性马达和空气轴承导轨传动,运行速度做得更快。
	西门子贴片机采用同步带-直线轴承驱动,该系统运行噪声低,工作
	环境好。
	X-Y 伺服系统(定位控制系统)
	由交流伺服电机驱动,并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指挥下实现精确定位,
	因此传感器的精度起关键作用。位移传感器有园光栅编码器、磁栅尺
	和光栅尺。
	1. 园光栅编码器
	园光栅编码器的转动部位上装有两片园光栅,园光栅由玻璃片或透明
	塑料制成,并在片上镀有明暗相间的放射状铬线,相邻的明暗间距称
	为一个栅节,整个园周总栅节数为编码器的线脉冲数。铬线的多少也
	表示精度的高低。
	其中一片光栅 固定在转动部位作指标光栅,另一片则随转动轴同眇
	运动并用来计数,因此指标光栅与转动光栅组成一对扫描系统,相当
	于计数传感器。园光栅编码器装在伺服电机中,它可测出转动件的位
	置、角度及角加速度,它可以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舆给控制系
	统。编码器能记录丝杆的放置数并将信息反馈给比较器,直至符合被
	线性量。
	该系统抗干扰性强,测量精度取决于编码器中光栅盘上的光栅数及溢
	珠丝杆导轨的精度。
	2.磁栅尺
	由磁栅尺和磁头检测电路组成,利用电磁特性和录磁原理对位移进行
	测量。磁栅尺是在非导磁性标尺基础上采用化学涂覆或电镀工艺在非
	磁性标尺上沉积一层磁性膜(一般10~20um)在磁性膜上录制代
	表一定年度具有一定波长的方波或正弦波磁轨迹信号。磁头在磁栅尺
	上移动和读取磁恪,并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,最终控制AC
	伺服电机的运行。
	磁栅尺的优点是制造简单、安装方便、稳定性高、量程范围大,测量
	精度高达1~5um,贴片精度一般在0.02mm。
	3.光栅尺
	由光栅尺、光栅读数头与检测电路组成。光栅尺是在透明下班或金属
	镜面上真空沉积镀膜,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均匀密集条纹(每毫米
	100~300 条),条纹距离相等且平等。光栅读数头由指示光栅、光
	源、透镜及光敏器件组成,光栅尺有相同的条纹,光栅尺是根据根据
	物理学的莫尔条纹形成原理进行位移测量,精度高达0.1~1um,其
	定位精度比磁栅尺还要高1~2 个数量级。
	光栅尺对环境要求比较高,特别是防尘,尘埃落在光尺上会引起贴片
	机故障。
	上述三种测量方法仅能对单轴向运动位置的偏差进行检测,而对导轨
	的变形、弯曲等因素造成的正交或旋转误差却无能为力。
	4.Y 轴方向运行的同步性
	新型贴片机X轴运行采取完全同步控制回路的双AC伺服电机驱动系
	统,将内部震动降至最低,从而保证了Y 轴方向同步运行,其速度快、
	口音低、贴片头运行流畅轻松。
	5.X-Y 运动系统的速度控制
	调整机运行速度高达 150mm/s,瞬时的启动和停止都会产生震动和
	冲击。最新的X-Y 运动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技术,运行过程中分三段控
	制“慢--快――慢”(“S”型)从而使运动变得柔和,也有利于贴
	片精度的提高,降低噪音。
	6.Z 轴伺服、定位系统
	在泛用机中,支撑贴片头的基座固定在X 导轨上,Z 轴控制系统的形
	式有:
	1. 园光栅编码器――AC/DC 马达伺服2. 系统
	与 X-Y 伺服定位类似,采用园光栅编码器的AC/DC 伺服马达-濂珠
	丝杆或同步机构,马达可安装在侧位,通过齿轮转换机构实现吸嘴在
	Z 轴方向的控制。
	3. 圆筒凸轮控制系统
	在松下 MVB 型贴片机中,吸嘴Z 方向运动就是这类,贴片时在PCB
	装载台的配合下完成贴片程序。
	7.Z 轴的旋转定位
	早期采用气缸和挡块来实现,只能做到 0、90 度控制,现在的贴片
	机已直接将微型脉冲马达安装在贴片头内部,以实现旋转方向高精度
	控制。MSR 型的分辨率为0.072 度/脉冲,它通过高精度的诣波驱
	动器(减速比为30:1),直接驱动吸嘴装置,由于诣波驱动器具有输
	入轴与输出轴同心度高、间隙小、振动低等优点,故放置方向分辨率
	高达0.0024 度/脉冲。
	(二)光学对中系统
	指贴片机在吸取元件时要保证吸嘴吸在元件中心。
	原理:贴装头吸取元件后,CCD 摄像机对元器件成像,并转化成数
	字图象信号,经计算机分析出元器件的几何中心和几何尺寸,并与控
	制程序中的数据进行比较,计算出吸嘴中心与元器件中心在X、Y、
	O 的误差,并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修正,以保证元器件引脚与焊
	盘重合。
	组成:光源、CCD、显示器以及数模转换与图像处理系统组成。CCD
	在给定的视野范围内将实物图像的光强度分布转换成模拟电信号,模
	拟电信号再通过A/D 转换成数字量,经图像系统处理后再转换为模
	拟图像,最后由显示器瓜出来。
	CCD 的分辨率:灰度分辩率和窨分辩率
	灰度值分辩率是利用图像多级高密度来表示分辩率,机器能分辨给定
	点的测量光强度,所需光强度越小则其分辩率就越高,一般采用256
	级灰度值(人眼处理的灰度值仅在50~60 左右)。
	空间分辩率是指 CCD 分辩精度的能力,通常用像元素来表示,即规
	定覆盖原始图像的栅网的大小,栅网越细,网点和像元素越高,分辨
	精度越高。
	通常在分辩率高的场合下,CCD 能见到的视野小,而大视野的情况
	下分辩率较低,故在高速、高精度的场合下装有两种不同视野的
	CCD。
	CCD 的光源
	为了配合贴片机贴好 BGA、CSP 之类的器件,在以往元件照明(周
	围、同轴)基础上增加了BGA 照明。BGA 照明是LED 比以往更加
	水平。
	光学系统的作用:
	(1) 对 PCB 的位置的确认,(2) 识别定位标(3) 志,(4) 通
	过BUS 反馈计算机,(5) 计算出贴片机原点位置误差,(6) 反馈
	给运动控制系统
	(7) 对元器件的确认:元件外形、元件中心、元件引脚的共面性和
	形变
	在 PCB 设计时还增加了小范围几何位置识别,即在要贴装的细间距
	QFP 位置上再增加元器件图像识别标志,确保细间距器件贴装准确
	无误
	飞行对中技术――在运动中就将位置校正好
	(1) CCD 安装在贴片头上,(2) 用此方法 QFP 的贴装速度由原
	来的0.7s 下降到0.3s;
	(3) CCD 采用悬挂式安装,(4) 有利于 SMC/SMD 运动中校正
	位置。